2021年12月17日 星期五

我的耳機們

 

Sony MDRV6 2018 11月

DT770Pro 80ohm 2020 1月

Tygr300R 2021 12月

2021年5月7日 星期五

ARCTIC MX-5散熱膏 簡單感想

首先官方把價格訂得比MX-4高一些,但剛好看到Amazon上有特價,比MX-4便宜,就入手了。
使用機器是機齡一個半月的MSI GE75,MX-5有比MX-4濃稠一些,但仍然好塗(比起那AS-5),因為晶片DIE比較大,怕散熱壓具壓不開,所以有塗開。以前GE60小晶片都簡單劃個X就搞定了。

我機器有自己調限瓦數,跑分看看就好,CPU平均降個一度,GPU沒變,但hotspot溫度降一兩度,風扇升速有延後些,但長時間重載風扇還是會到頂,沒有甚麼黑魔法存在。畢竟對比是幾乎全新的原廠膏,本來就預期不會差太多,但原廠膏一到三年內就會乾掉(看使用多操),而ARCTIC MX-4/5就是打著八年不用換膏的口號,早換早好,等到乾掉還黏住就麻煩了。

實際使用上,玩2077,突然掉幀的情況減輕許多

用了幾天拆開檢查


從痕跡來看,跟原廠膏拆開時差不多..看起來塗得有點太厚,所以把邊緣擠出去的稍微刮掉,然後在晶片表面剩下的塗平



 裝回去之後,玩2077 CPU溫度又低了一兩度,GPU還是會到頂,不過突然掉幀的情況感覺又更少了.. 大概就這樣,耐用度的問題,就留給時間來證明

 

最後.....抱歉,懶得拆來拆去跟MX-4比較,且MX-4買好幾年了,直接比也可能造成誤差。我覺得,看哪個便宜就買哪個吧,遇到特價就買特價的那個,這個價位本來就是CP選擇,效果差異沒那麼重要。


2021年5月3日 星期一

筆電墊高對溫度的影響.. 只要墊高就好了嗎?

 TLDR的結論是,不一定,每台筆電散熱設計不一樣

怎麼辦? 自己做實驗比較就知道了,電腦並不是只有CPU/CPU需要散熱,找類似HWinfo64這類監控軟體,以自己最常使用電腦的方式,比較墊高與否下,各零件的溫度變化,自己決定是否墊高就夠了。

本文如下 

來看一些古時候的機器

上面是Asus X450底殼內部,圓形影子是風扇的位置,可以看到從上面進氣口處有"曲線"一條條往這圓形集中,其實這是氣流造成的灰塵堆積,也可以看出氣流方向,從進氣口流到風扇被抽走,幾乎占了大半右半邊,也就是整個主機板都有氣流經過,這台風扇位置並沒有開口給風扇吸氣。

再來上面這個是MSI GE60,左上半月狀的位置是風扇,等於風扇只開半個面積讓他吸氣,其他地方的進氣口也可以看到氣流灰塵的影子,也就是整個主機板都會有氣流。

以我自己目前筆電MSI GE75來說,底殼長這樣

照片左上跟右上的通風口下有圓形東西的是風扇,可以看到進氣口面積幾乎包含整個風扇圓形,風扇進氣比起上面兩台舊機器,可說是阻礙最小。但我的疑問是,那風扇還會從其他進氣口抽氣嗎?

使用的測試方式是監控數字重置後,玩Cyberpunk 2077騎機車高速繞地圖不同區域約15分鐘,硬碟跟記憶體會有相當程度的讀取量。

先來看放在桌子上的結果

藍色框框是系統SSD與遊戲HDD的溫度,也可以看一下右下方GPU的溫度,CPU看平均溫度就好(因為最高溫度會受自動超頻影響,常會有瞬間超高溫)

 

然後是單純墊高,沒有輔助外接風扇的結果

看右下GPU的溫度,確實是墊高而降低了些,但是紅框框內兩顆硬碟的溫度卻上升了,尤其是SSD,是不是墊高後,風扇進氣更無阻礙,反而讓整台筆電其他部位都升溫了呢?


接下來,來模擬古早機器的方法,用膠帶把風扇位置進氣口貼起來


然後墊高,再玩2077,結果如下

可以看到綠框框內 SSD HDD溫度大幅降低了,但CPU跟GPU溫度升高了


可見墊高雖然幫助風扇吸氣,CPU GPU都涼了,但犧牲了其他所有零件的溫度..

所以"筆電墊高就好了"嗎? 自己實驗看看吧..

我現在還是跟以前用GE60一樣,放筆電散熱墊上,風扇還是接上,雖然對CPU/GPU沒幫助,但至少補一下主機板跟其他零件的氣流


2021年4月5日 星期一

2021 intel 筆電CPU降溫法 XTU以外的選擇 限MSI

寫在前面,修改bios參數,使用已鎖功能軟體可能造成筆電運作異常,或影響保固的問題,請自行斟酌風險,本文僅個人使用紀錄,不負任何責任。

2020年intel鎖了大部分筆電CPU的XTU控制選項,因為系統安全因素

有些舊筆電也自動安裝新版bios且不給降版

MSI GE75可以bios降版,但官方不提供舊版bios,所以要從來路不明的第三方去找bios.. 風險自負

MSI筆電進bios,以右ctrl+右shift+左alt+F2可開啟進階選單

XTU介面還是可開

用CPU電力上限的方式來降溫,設定前記得看右邊說明。

GE75預設是200000,也就是200W,測試這顆10750H最高會用到瞬間70W,CPU效能測試中後段穩定會在45W,CPU風扇全開。照片中設40000,表示40W。

但實際遊戲或CPU/GPU同時運作時,因CPU風扇有一根熱導管是從GPU分過來的,所以風扇全開下CPU是達不到45W的,我這台測試是要壓到35W以下才能在玩3A遊戲時有效降溫,風扇降轉。

要設多少W,要依CPU配置,機體配置跟散熱能力而定.. 就是自己看著辦,沒有一定的標準。


再回來說XTU法。這裡提的是我自己的繞道法,可能會有bug,風險自負。

我的bios是2020年底的E17E91MS.10D,也就是已經鎖XTU鎖電壓頻率控制的版本。

但如前面照片所示,還是有XTU選項。

方法如下:

0.如果有Dragon Center,先關閉,且在開機啟動的地方也先關閉。

1.在bios開啟XTU介面,存檔開機進win10

2.安裝舊版無鎖的XTU,須重開機。

3.進XTU調整電壓,或頻率,存檔後須重開機。

然後問題就會出現了,有時改電壓,第一次會生效,要再調整就不行了。所以就改你要的東西,試試看。

遇到第二次以後無法改,只能全部重來。這時要以下步驟..

4.完全刪除XTU ,須重開機

5.進bios,全部還原預設 ,存檔重開。進win之後看hwinfo64之類的監控程式,是不是全部都恢復正常值。

6.從步驟0再重來一次。

以上是我GE75-10SF遇到的狀況跟我的解法..

XTU降個0.05V之後,確實有比較"慢"熱,甚至低附載時CPU上5.0G的次數還比較多,但重負載的時候,CPU瓦數照樣到達45W以上,短時間瓦數還是超過60W,也就是在我這台GE75上,CPU自動調節頻率並沒有因為降壓而被限制,還是自動超頻到散熱上限。反覆試降壓太麻煩了,限制瓦數比較簡單.. 3A遊戲全核使用的有效頻率大約3.3~3.8Ghz,瓦數30~40W,放更寬的幫助有限,所以我只簡單設在35W,夏天如果有必要再調整。

最後是我自己遇到的奇怪問題,就是10750H不開Turbo只剩2.5Ghz,少了0.1G.. Turbo最高似乎也少了0.1,但還是有看到5.0G,只是大多卡在4.8/4.9,bios重刷,EC reset等都試過了,還是一樣.. 感覺跟某些版Ryzen bios遇到bug會鎖在1.4Ghz很像.. 反正少0.1是不太有感,我也懶得去解決,免得越弄越怪.. 所以才說,風險自負!



2021年3月18日 星期四

Costco的GE75 10SF-446特規登場,10750H+RTX2070初步使用心得感想


GE60 vs GE75 大小只差一些


GE75還比較矮一點點


疊疊樂


最不喜歡的就是RGB鍵盤.. 哈哈,我是老人啊


新機測試R23,跟網路上的評測比起來正常


Firestrike分數也ok
Timespy也正常
CPU會出現溫度觸頂降速,但頻率都還是有4.xG,不是太大的問題,最高W數都可以到6xW算是不錯了


後燃器自動掃描超頻竟然可加194mhz.. (後來驗證會不穩,太高了),遊戲中竟然GPU可以出現130W,核心超過2.0Ghz


 Costco北美特規機,10750H, 16G 2933mhz雙通道, RTX2070 8GB 115w全輸出筆電版,NVME SSD 512G+一空槽,5400rpm 1T HDD,1080p 144hz,costco一年額外保固,這樣稅前$1200,比3060的GF便宜$100,真是便宜,雖然這台是2019的規格小改的,已經兩年前了,但若另外加算GE與GF主機板跟機殼與GPU瓦數等級差異,還是很划算。稅後約台幣37000+..

 小缺點是5400rpm真的很慢,預載系統是win10 1909,還有BIOS已更新,XTU已鎖電壓功能,但主機板內還是有辦法改,bios內用ctrl+shift+alt+F2可以開啟給HK版的超頻選項,可改電壓。但我這顆只調個-30mV就狂當機,就放棄了。


重灌20H2後用Dragon Center控制風扇跟輸出,GPU用NV控制台來壓日常輸出,在溫度噪音與表現間取得還不錯的平衡。

NV驅動461.72
全預設,小輸我的Ryzen 3600+GTX1080預設

GPU Core+150 Mem+500隨便超,Timespy分數是我GTX1080達不到的境界,架構勝。Firestrike贏過GTX1080預設,但還比不上超頻的GTX1080

這樣的表現有稍微超出我的預期,本來並不期待他能打到GTX1080,這種效能玩1080p算是輕鬆的。

兩台用同樣設定玩Cyberpunk 2077,fps差不多,但桌機GTX1080手把操作會有明顯延遲,但筆電RTX2070手把操作卻很順暢,不知道是CPU或GPU的影響,就跑分看不開光追應該是GTX1080要比較好,但實際上卻不是。




CPU/GPU超頻衰退+GE60 0NC退役紀錄

 本文是延續https://lancelot6528.blogspot.com/2021/02/gpucpu-gt650m-oc-3000hr.html

為了測試GPU溫度與超頻,把先前的改裝都拆了

Arctic Silver adhesive導熱膠,拿去冷凍庫冰幾分鐘之後,還是拔得開的,但要小心

 

測了一陣子之後,發現是美卡與歐卡的特殊狀況,會在遊戲中某些階段降低CPU使用率,導致CPU降溫,風扇降速,但GPU仍然全負載,就當掉了。 測試之後發現GPU在64度附近是關鍵,把頻率壓低到1040 降約2%,GPU到74度也不會出問題。之前幾年夏季使用GPU會超過七十度也沒這問題,應該可以算是超頻衰退了吧.. 至於是晶片或電供或其他組件的問題,我就沒能力測了,解vbios至今三千多小時.. 是考慮讓他退役了。

2013.04到2017.04組桌機,到2021.03,也仍陸續使用,至少一年中有約一個月還會用他。雖不完全滿意,但一路升級改裝超頻,也算是有趣。

2021年2月16日 星期二

Be Quiet!! Dark Rock TF "上"吹式CPU散熱


等一兩年了吧,終於看到特價,在2020 11月入手。

總算可以驗證箱型機殼熱空氣往上是最佳散熱這件事,如照片的,be quiet的兩個風扇是朝上吹的。

朝上朝下的CPU溫度差異很低,可當作誤差範圍,zen 2 7nm的積熱瞬間溫差都比風扇方向差得多。最大差異在主機板溫度,朝下吹比較涼,日常使用大概差個一兩度,負載時大概差四五度,但後方排氣扇開下去,用最低的200~300rpm定轉,就可以讓主板溫度降一兩度。

朝上的好處不在於CPU溫度,而是朝下時,熱空氣會在CPU附近循環,所以前機殼進氣跟後方上方排氣的風扇轉速都不能太低。但朝上吹的時候,CPU熱氣直接出機殼,不會又吸回來去吹其他東西,所以進氣排氣扇的轉速通通可以壓低,連CPU風扇都可以降低,結果就是安靜。

最後 ,CPU風扇只裝下層那個往上吹,裝兩個風扇也是差異不大。


另外補充一下,這個散熱器安裝真的不好裝,但理由是,看上圖的散熱葉片,是完整一體沒有留幾個很醜的螺絲孔,隔壁貓扇同類型的散熱器就是有兩個洞。散熱器完整性vs安裝方便,自己選一個。



GPU/CPU 超頻紀錄 -- GT650m OC 3000hr 紀錄

 本文僅為個人使用紀錄,不用做任何超頻行為的背書或保證等


從2017 2月改bios超頻,SSD是三月買的,所以粗估超頻大約3000hr到現在。

一開始可以上到1060mhz,到現在有些遊戲跑1060mhz會有些不穩,降到1050mhz會好些,覺得有稍微衰退了,但很難證明,因為遊戲當掉的情況蠻隨機的。


另外桌機的Ryzen 1600 一開始穩跑3.8G 1.35v,甚至上得去3.9,到第二年的時候就跑R15會偶爾當掉。Ryzen 3600 一開始甚至可以跑過4.35G的R20,後來連1.325v 4.3G R20都有機會當機,升級be quiet散熱後有好一點,1600/3600後來電壓都有多給一些。日常使用都不會有問題,就是跑那些燒機測試等的才會偶爾跳出程式跑不完。不知道算不算衰退,紀錄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