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單說,第一選遊戲直接支援的,第二是..本來要說一分錢一分貨..但也可能是每多一分錢卻只多半分貨,說越貴越好又會嚇死一堆人.......
遊戲支援:
只要遊戲有認真製作,在支援清單裡的表現就會有一定水準。最近剛從DFGT升到G29,Assetto Corsa不直接支援DFGT,套用修改別的參數,效果不如直接支援的G29好。換G29後,秒數馬上有小幅進步。G29傳遞的路感比DFGT更多更豐富,也比較早知道車輛在打滑,能夠提早修正,少數車輛的力回饋也更線性,DFGT在有些MR車方向盤轉過頭超過抓地力時,會突然變成無阻力超輕。似乎可以說,不在支援清單裡的,可能不足以應付遊戲需求,甚至表現不正常。
但以卡車模擬ETS2/ATS來說,遊戲兩個方向盤都偵測得到,但並沒感覺有針對不同方向盤調整參數,DFGT跟G29的差異就只剩機械上的順暢度了,力回饋是沒甚麼差的,只有順暢度G29很好。
價格與品質:
DFGT就我所知,應該都低於USD$200,而G29官方定價$400。G29肯定比DFGT好,但有兩倍好? 這就很主觀了。如果是玩AC,因DFGT不直接支援,或許G29值得花錢買,但卡車模擬來看,G29的原始定價就太貴了。
而從DFGT升G29,我可以很肯定地說T300, TGT,或者Fanatec,甚至直驅方向盤,肯定表現更好。但是值得花那樣的價格嗎? 我想,每個人願意花在娛樂上的金額不同,有多少錢做多少事,不要太勉強就可以了。
其實這跟組電腦挑CPU/GPU很像,有個基本夠用的規格,可是每樣東西多加一些就更好一些,買好一些就爽更久,最後加一加變成一台頂級機。方向盤也是一樣,一路可以從G29加到Thrustmaster再加到fanatec,最後變直驅全客製...... 沒有標準答案,就看你要花多少錢。但要記得,以現階段科技,花再多錢,模擬器也不會變真車。
最後我只是要說,遊戲/軟體直接支援是"基本的"要求。
2018年7月24日 星期二
2018年7月13日 星期五
IC Graphite石墨散熱墊,CPU/GPU散熱膏的替代品?
先前貼在巴哈,轉過來這
規格是說40mm x 40mm 但我怎麼量就是有一邊比較短,東西的厚度比一般影印紙還厚一些,能不能用在開蓋的桌機CPU我不確定
另外,本產品會導電,但不會流動。
用在筆電上
GE60 i7-3720qm
第一張是還用散熱膏的測試,原本的膏是MX-4或酷碼的fusion 400不記得了
下面是用了石墨散熱墊之後的
以散熱膏來說,跑R15,第一輪大概會有500分上下,然後480,之後就47x,CPU功耗不會超過40W
以IC石墨來跑R15,第一輪有出現過540分,然後500上下,之後也都47x,CPU功耗最高47W
從後面來看,我這台GE60的散熱極限就是CPU 47x分(連續不間斷跑R15),瓶頸在散熱器上,而不是CPU上面塗甚麼,燒機測試肯定是看不出差異。
從前面看,IC石墨35W/m-k的傳熱能力比普通散熱膏高很多,所以在跑第一輪R15,散熱器各部位都還在相對低溫的時候,IC石墨可以很快速的把熱傳到散熱零件上,所以初期可以跑到47W,然後維持在3x W,最後47x分大概是維持在29W附近。
在用散熱膏的時候,功耗很快就掉到29W,初期最高也無法突破40W。
因此IC石墨散熱墊,不只可以取代一般的散熱膏,甚至比普通散熱膏優秀,又能重複使用。
筆電使用也看得出差異,表示壓具不會有太大影響。
前面給GE60用之後缺一角,剩下暫時給Ryzen 5 1600用
右上突出那一塊,預計顯卡過保要換膏時,裁給顯卡用,Ryzen好像不需要那麼大
下圖是MX-4用一年兩個月左右,CPU-Z 燒五分鐘,1.35V 全核3.8G 有開可降頻
下面是換了IC石墨導熱墊之後 CPUZ跑五分鐘
溫度高一些,但燒機的跑分也高一些
不知道怎麼解釋,可能因為裁切過,導致接觸面積稍微小了點,有影響到連續使用的散熱
平常待機溫度是有低一些些,不確定是否用了一年多的膏有衰退,拆清的時候感覺有點乾
R15跑分1272->1277 算誤差範圍
看Amazon使用者評論也有幾個Ryzen說並沒有比較好,就是取代散熱膏而已,或者要看散熱器而定
可能比不上高階散熱膏
不過這個不用清理,不會乾掉,又可重複使用,安裝只要放上去就好
以後大概用這個就好了
夏天高溫環境(40+C)的筆電能散熱嗎?
某天突發奇想,拿去戶外超過40度高溫的環境來測試筆電
看看筆電會熱到甚麼程度? 還能正常運作嗎?
這天預報最高溫是107F,大約是41~42度C
風扇開機沒多久就直接最高轉速,不會降
閒置待機風扇也不會降轉,太熱了
過去測試這台GE60連續跑R15的散熱瓶頸是約470分上下
程式紀錄中有571分,應該是冬天測試的
而也曾經在戶外8C左右拿去用電風扇開底殼吹著測試,這顆i7-3720qm可以跑出官方參考的590分
差距可以30%以上(汗)
測3Dmark相關
分數低就不用說了
但這邊要看的是監控溫度
SSD 60度,傳統硬碟溫度50度 這些都太高了
另外測試顯卡的時候,螢幕會閃,會破圖,跟記憶體超頻太高的反應很像
CPU/GPU溫度都跟平常操的時候差不多,但記憶體呢?
硬碟、記憶體、還有主機板上各種零件
平常的工作溫度大概就40~50度
熱傳導速率公式裡有個地方就是"溫差"
溫差越大,速度越快
當氣溫已經這麼接近工作溫度時,這些4,50度的零件幾乎無法散熱
SSD平常離氣溫約1x~2x度,氣溫多10度,平常工作溫度差只剩個位數
散熱速度不夠,溫度只有繼續上升,升到溫差變大,散熱速度跟得上產熱速度才穩定在6x度
顯卡記憶體沒溫控,但可以想像應該也類似SSD那樣溫度大增
CPU/GPU 70~90多的工作溫度,離40度氣溫還有30度以上的溫差
可預期效能降低,但還能夠散熱
這個測試算是極端的例子
高溫下機器還是能運作,但能撐多久?
溫度跟壽命成反比,大家都知道
而散熱並不是只有CPU/GPU,其他東西也要顧
搬進室內27C溫度馬上降
2018年7月8日 星期日
Ryzen AM4 B350 Tomahawk Bios更新7A34v1H 記憶體超頻再進步3066mhz => 3333mhz
bios從1C0升上1H0
記憶體從3066 16-18-18-38直接升上3333 16-18-18-36
已經可超越這組記憶體原本的intel xmp 3200 16-18-18-36
微星這版bios依然有bug,cool n quiet省電功能還是不正常
但有其他玩家是說CPU頻率偵測錯誤導致監控軟體回報的最低頻率都不會降
我自己看是同電壓同超頻頻率下
待機時1C0最低讀到是核心22W 1H0則是24W
1H0待機 CPU溫度多約2C 且風扇轉速也多了100~200rpm
表示確實是比較熱的
R15跑分比1C0小低個幾分
測幾個遊戲也感覺不出差異
只有Ride 2非常明顯
3066->3333 FPS數可以多10~15%
記憶體2800cl14的Ride 2
記憶體3333cl16的Ride2 顯卡設定盡量跟上面接近
另外3200cl16比3333cl16,Ride 2大約差5% fps
使用穩定度1C0, 1H0差不多
因為有一台舊筆電裝win 10 1803也是會藍頻,還更新失敗造成無限開機藍頻,用安全模式才正常,所以覺得穩定度問題可能是win 10 1803造成的
記憶體從3066 16-18-18-38直接升上3333 16-18-18-36
已經可超越這組記憶體原本的intel xmp 3200 16-18-18-36
微星這版bios依然有bug,cool n quiet省電功能還是不正常
但有其他玩家是說CPU頻率偵測錯誤導致監控軟體回報的最低頻率都不會降
我自己看是同電壓同超頻頻率下
待機時1C0最低讀到是核心22W 1H0則是24W
1H0待機 CPU溫度多約2C 且風扇轉速也多了100~200rpm
表示確實是比較熱的
R15跑分比1C0小低個幾分
測幾個遊戲也感覺不出差異
只有Ride 2非常明顯
3066->3333 FPS數可以多10~15%
記憶體2800cl14的Ride 2
記憶體3333cl16的Ride2 顯卡設定盡量跟上面接近
使用穩定度1C0, 1H0差不多
因為有一台舊筆電裝win 10 1803也是會藍頻,還更新失敗造成無限開機藍頻,用安全模式才正常,所以覺得穩定度問題可能是win 10 1803造成的
訂閱:
文章 (Atom)